02月 08日【明報專訊】一滴血滴在「醣晶片」上,瞬間可以讓癌細胞與病毒無所遁形。台灣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率領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發出的醣晶片,可以在一秒內檢測出癌細胞、人類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和愛滋病毒(HIV),且準確率高達100%。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昨天盛讚這是「很興奮的發展」。翁啟惠也說﹕「未來只要在機場或是有流行病的地方,都可以作這種快速且靈敏的檢測。」
李遠哲:興奮的發展
研究醣類30多年的翁啟惠,與中研院和美國著名研究機構史克普 斯(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花了4年多,合成出600組可以跟癌細胞及病毒上的蛋白不正常結合(即讓蛋白質不正常醣化)的醣類組合,製成醣晶片;接受測試者只 要將一滴血液放在醣晶片上作比對,一秒鐘內即可判定是否罹患癌症。此外,醣晶片還可以經由抗體檢測出受測者有否感染禽流感、愛滋病等。
技術轉移美公司研發
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登上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的《自然研究步驟期刊》(Nature Protocols)上。醣晶片技術也轉移給美國的醫療器材公司研發,目前產品還未正式上市。
針對癌細胞上多有「海藻醣」和「唾液酸」兩種醣類,翁啟惠的研 究團隊也研發出類似「海藻醣」和「唾液酸」兩種醣類的「類醣物質」,讓癌細胞吸收後,癌細胞就會製造出含有這兩種類醣物質的醣蛋白;再加入試劑,讓這兩種 醣蛋白發出熒光,就成為標記癌細胞醣蛋白的「探針」(見圖)。
翁啟惠表示,癌細胞的生成就是因為蛋白質與醣結合(醣化)、被修飾的過程中出了問題,「海藻醣探針」和「唾液酸探針」就是要找出癌細胞裏容易發生不正常醣化的蛋白質。
翁啟惠說,根據熒光追蹤醣蛋白的生成、移動,偵測蛋白質被醣化的情形,藉以找出醣類表現和癌細胞病變、擴散之間的關連。他認為未來若能找出癌細胞產生醣蛋白的途徑並加以阻斷,也許可發展出抗癌藥物或新的疾病檢測法。
明報駐台記者 莊慧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