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5日 星期五

全球天文學家將冥王星降格為"矮行星"

(路透社) 08月 25日 星期五 09:08AM

路透布拉格電---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週四剝奪冥王星的行星資格,將它重新定義為一顆「矮行星」,使得太陽系只剩下八顆大行星。

光是這麼一次投票,就立刻使市面上的太陽系玩具及模型過時,教師與出版商得忙著將在課堂上使用數十年的教科書與教材更新。

加州理工學院的布朗很乾脆地在電話會議中告訴記者:「冥王星已逝。」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美國人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所發現,一直被認為是距離太陽最遠、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

但是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的2,500名科學家在布拉格的大會上經過一番激辯後,決定重新定義行星,將冥王星與其他八顆行星明確區分。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使得天文學家得以探索更深奧的太空,以及更準確地計算天體大小情況下,也就產生了重新定義行星的必要。

「這全是因為科學的進步讓我們獲得更多資訊,改變了我們想法的關係,」麻省理工學院行星科學教授賓佐說。

這位行星定義委員會委員還指出:「其意義在於新發現與新科學告訴我們,冥王星與其他八顆行星有點不同;而藉由科技獲得的更多資訊,讓我們取得了新的結果與考慮因素。」

布朗在2003年發現了一顆星體--UB313,而這顆比冥王星大、綽號Xena的星球立刻引發它是否為太陽系第十顆行星的爭辯,也為數十年來有關行星的定義辯論增添了動力。

科學家同意,行星必須是繞著一顆恆星運行,而本身不是恆星的天體。此外,它的質量也必須夠大,以自身的重力使其成為近乎圓球狀,並且其軌道週遭沒有其他星體。

**太陽系剩八顆行星**

冥王星之所以失去行星資格,便是因為它的橢圓形軌道與海王星的重疊。Xena也未達到行星的標準,只能被視為矮行星。

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施特恩認為這次重新定義行星之舉草率又不合理。這位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冥王星新視野任務」科學調查的監督人說:「我認為不管怎樣,大家還是會把冥王星視為行星。」

IAU首度以科學角度賦予行星的新定義,與上週該組織大會散發給與會代表的提案內容大相逕庭。提案仍保留冥王星為行星,而且還建議加上其他三顆,結果引發極大反彈。有些代表顯然對提案很不以為然。

湯博的遺孀派翠西亞說,發現冥王星的人就跟其他優秀的科學家一樣,會接受冥王星終究會被降格的事實。

「克萊德會說,『科學是會進步的,如果你想成為科學家,又想出人頭地,便很容易被盯得滿頭包』,」94歲的派翠西亞在新墨西哥州的家中說。

她說,湯博的部份骨灰已經放在一艘準備飛往冥王星的太空船上。

行星的新定義產生了一個叫做「矮行星」的第二個分類,而除衛星外,其他星體則被分在第三類。

從現在起,或者就像其中一個與會代表開玩笑所說,「至少在目前」,傳統認定的太陽系行星只剩八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編譯 柯安琪;審校 張若琪

冥王星遭天文界降格 占星家仍難割捨

路透多倫多電---科學家週四雖把冥王星降格為「矮行星」,但占星家已預言這對他們分析星象影響不大。

英國的占星家兼暢銷書作者葛蘭特(Russell Grant)稱,經過這麼多年的討論後,冥王星被剝奪行星資格並不讓人吃驚,而他也不會更改用來為客戶占卜,以及他那吸引數百萬訪客網站上的占星圖。

「我個人感到震撼,但並不激動,」葛蘭特在英國接受電話訪問說。「冥王星雖然失去行星資格,但在神話世界卻永遠不可能遭降級命運,這實在很有趣。」

「我會繼續使用冥王星,因為它能讓我看透人們的星盤及心理,」他說。

葛蘭特說占星家長期在命理上利用非行星,例如月球。他還用某些太陽系裡的小行星,但體積遠小於行星。

從古代盛行至今的占星學利用天體的相對位置解讀人類事務與塵世事件。它雖然很熱門,但與現代科學研究為主的天文學確是兩碼事。

「天文學界過去有好幾次變動了占星家採用的物體,」西雅圖開普勒學院院長李曼(Lee Lehman)表示。該校是西半球唯一頒發學位給占星研究的學校。

李曼說,自從在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占星家花了數十年才針對其關連性達成共識。

冥王星遭天文學家降格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科技的進步使他們發現冥王星其實比2003年發現的Xena星還小。

「占星界現在對Xena也興趣盎然,」李曼說。不過他無法預料Xena是否會對占星學產生重大影響。

葛蘭特則認為,Xena用途有限,因為從Xena所在的位置來看,它目前只影響太陽在雙魚座及牡羊座的人。(完)

--編譯 邱俊吉;審校 柯安琪